RAMI 4.0中的架構軸(也稱Layer或分層) - Asset層與Integration層

B0  2020年 02月09日 14:06


50-1.5812283533E+13.png

RAMI 4.0工業4.0的第三個維度由幾個分層構成,每一層也延伸到另外2個維度: 產品生命週期/價值流之維度與階層軸(也稱功能軸或工廠軸)之維度。


1. Asset層/實體物層與Integration/數位化層

要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極其重要的是把物理世界中的實體物依照標準化的資料格式轉換並連接到資訊世界.

這是最底下的一層,它反應了實體的世界。其上五個層則都屬於虛擬世界。介於兩者由Integration/數位化層把Asset實體物轉換成工業4.0的資訊數位世界。比方說利用ADC把量測到的物理量數位化。相反地數位的值也可透過DAC轉換成物理世界的設定量。這一層也可以理解為工業3.0時代的技術。而上面的4~5個層則保留給工業4.0的技術。

在Integration層中包含了下列技術:

* 在價值創造過程中實體物的狀態變更資訊(例如生產過程中的固定膠由液體轉化為固體, 又如加工或熱處理產生的材料剛性變化)這些在實體世界中發生的事件至少必須在Integration/數位化層裡面有相應的資訊存在。

* 各製造商因為智慧財產保密而不公開的資料,功能, 應用程式, 其格式非採用工業4.0規範

* 如作業系統, 系統程式, 韌體等數位基本結構


因此,

* 每個實體世界的資訊點(事件)一定會在至少是Integration層中產生相對應的資訊點(事件)

* 只要是相容於工業4.0格式的上述資訊點(事件)就一定會在更高的分層進一步處理

* 相反的並非所有上層虛擬世界產生的資訊點(事件)一定可以在實體世界具有對應的資訊點(事件), 最簡單的例子是: 報廢後的實體物(Asset)或者軟體開發中模擬的過程並還沒有建造實體原型機時。


可以想像的是: 許多工業3.0的產品在接下來進化的過程中, 原本Integration層裡面還包含許多不相容於4.0的資料,功能,通訊格式將陸陸續續經由開發補齊為工業4.0的格式,然後晉升到完全支援工業4.0也符合各上階層的意義。


現有的設備可以透過上述的方式在不增加硬體的方式下逐漸更新軟體而升級到4.0或者也可以追加外掛Gateway的方式達到升級。


由此可知Integration層在前進到工業4.0的路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待續=


  • 1
  • 763
  • 2
  • 2

B1  


此則訊息已遭刪除或屏蔽。

B2  


此則訊息已遭刪除或屏蔽。
馬上回應....

共 2 則回應